网易体育

潘海生委员:让留守人员关爱更有力量_委员观点_委员风采_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委员会_网易体育

网易体育

浙江政协履职服务综合平台
×

用户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委员风采 >>正文内容
潘海生委员:让留守人员关爱更有力量
发布日期:2018年11月05日 来源:人民政协报   作者:潘海生   字号:[][][]

据人民政协报    由于大量青壮劳力外出务工、经商,浙江省农村留下的大都是老人、妇女和儿童,他们扮演着乡愁守护者的角色,同时也是弱势群体。重视和关爱这一弱势群体,是脱贫攻坚、振兴乡村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看护好乡愁家园的重要举措。近日,浙江网易体育文史委组织部分委员对建德、武义、磐安、椒江、黄岩、仙居等山区县市留守人员的生存状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并针对一些突出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浙江留守人员问题具有特殊性

浙江省地处东部沿海,农村经济相对发达,外出劳力相对较少,但在一些山区县市,外出打工者仍有较大的数量。据初步统计,截至2017年底,全省农村共有60岁以上老人500多万人,多数是留守老人;留守儿童8.3万人;还有大量留守妇女。

和中西部地区不太一样,浙江各地农村青壮劳力外出主要是经商、办企业,收入相对较高,所以浙江农村留守人员问题有一定的共性,但更多的是自身的一些特殊性。

对于留守儿童来说,主要问题:一是人身安全问题。孩子主要由老人照看,节假日、放学后的安全问题最为突出。二是亲情关爱问题。浙江省农村留守儿童多数不存在经济困难问题,而是由于缺少父爱、母爱,平时与家人沟通少,强烈的失落感、自卑感造成性格孤僻,影响身心健康。台州市黄岩区茅畲小学留守儿童长期调查结果显示:相较于普通儿童,留守儿童更易出现孤独、任性、内向等心理问题,其中82%的留守儿童在问卷中表示自己很孤独;45%的留守儿童表示自己有烦恼不知道和谁倾诉。

对于留守老人来说,主要问题:一是一日三餐等日常照料问题。二是精神空虚问题。留守老人普遍表现为心理空虚、精神焦虑孤独、渴望情感慰藉等。三是平时普通门诊治疗问题。农村留守老人既要劳动,又要看护孙辈,双重任务使其体力不支、身体较差,而到医院看病路途又较远,经常是“大病拖、小病扛”。

留守妇女的主要问题:一是精神空虚问题。留守妇女精神文化生活单调,空闲时间主要是看电视、打麻将。因担心孩子教育有困难、担心丈夫的冷暖、担心夫妻感情出现危机等,心理压力较大。二是就业问题。留守妇女的文化底子普遍薄弱,发展能力较弱,导致自信自强意识较低,影响了提高自主创业和发展生产的能力。三是健康问题。留守妇女既要忙生产,又要料理家务,还要照顾老人和孩子,担子重,身体健康容易出现问题。

 

留守人员关爱面临体制机制性困难

委员们在调研中发现,不少地方在关爱留守人员上探索出不少好的做法和经验,值得总结推广。如针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台州市黄岩茅畲乡逸夫小学实行寄宿制,并在校内设立“儿童之家”;针对留守老人照料问题,浙江全省推动医共体建设,推广金华市武义县南塘头村集老人照料、老年食堂、村医务室三位一体的居家养老照料中心的做法,使留守老人不出门就可实现普通小病的门诊和常规药品的配发;针对留守妇女问题,金华市磐安县妇联牵头组织留守妇女成立了“山妹子互助队”,让留守妇女担任“代理妈妈”“代理女儿”,使其成为关爱服务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的骨干。

不过,浙江农村留守人员关爱服务体系建设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是各地各部门对农村留守人员关爱重视程度不一。有的地方领导认为浙江农村经济发达,留守人员少,不重视这项工作,导致本地区的留守人员关爱工作鲜有人问津,群团、社会组织自拉自唱。

二是三类留守人员关爱服务工作开展不均衡。浙江有针对农村留守老人和儿童帮扶的实施意见,但没有系统帮扶留守妇女的政策。底数摸排中,没有掌握农村留守妇女的基本信息。三类留守人员关爱工作缺乏有机结合,没有有效探索和发挥留守妇女在关爱服务体系中的积极作用。

三是工作任务不够明确,重点不够突出。服务方式碎片化,缺少合力。从调查来看,开展关爱服务的部门和单位很多,工作平台也很多,但是总体感觉统筹协调还不够,关爱服务一阵子、点状式、碎片化的现象比较多。

此外,留守人员关爱服务工作还存在资金筹措渠道单一、社会服务队伍缺乏专业水准、综合素质不高等问题。

 

做好关爱工作应明确各方面工作重点

农村留守人员关爱工作面广量大,如何在现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做好关爱服务,建立起相对完善的服务体系,委员们通过调研认为,关键是要厘清政府、群团和社会组织各自的工作重点。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建立农村留守人员关爱工作联系制度。建立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三类人员合一的联席会议,由分管副省长牵头,每年至少召开两次联席会议,分析情况,提出措施,解决有关突出问题。

第二,关于留守儿童,当前着重应抓好两条:一方面进一步抓好国务院和省政府有关文件精神的落实,同时,也让留守儿童的父母进一步明确责任,依法依规履行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和抚养义务。另一方面在留守儿童较多的重点地区,恢复和推广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分散的地区,学校要对留守儿童定期有效家访和谈心交流。教育部门要把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项重要指标纳入中小学校工作和教育过程之中。各级财政应当给予寄宿学校、承担管理和心理辅导任务的老师一定的补助。盘活学校教育资源,并统筹协调大学生志愿者、退休教师志愿者资源,为留守儿童开设放学后的托管班和暑假班,解决留守儿童课余和暑假期间的教育空档期问题。

第三,关于留守老人,当前要着重做好两件事:一是重视和办好农村老年食堂。加大对老年食堂的财政补助;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开展爱心捐助,设立老年食堂基金;还可引导有关企业参与承办农村老年食堂,实行连锁经营和配送。二是建设和完善农村老年照料中心。全省农村留守老人集中的地方和中心村,都应当建立照料中心。同时,卫生部门要引导和指导乡镇卫生院建立农村老年照料中心、特殊困难留守老人的定期巡诊制度,推进医养结合。

第四,让留守妇女成为扶助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的纽带和中坚。省里应专门出台向农村留守妇女购买关爱服务的政策,这样,一方面解决了部分农村留守妇女的就业问题;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完善留守人员关爱服务体系建设。此外,要加强对留守妇女的心理辅导,帮助她们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第五,动员、组织和支持社会组织发挥作用,合力关爱农村留守人员。包括吸引民间资本开展关爱服务,通过培训提升志愿者素质,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中有志于关爱服务的乡贤回乡创办关爱平台,等等。

委员们一致认为,政府在留守人员关爱体系中应发挥主导作用,群团和社会组织要做好体系中的“筋络”和“网格”工作,只有各方合作才能让关爱更有力量。

【关闭窗口】
×

用户登录